开平发布
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
权威发布服务民生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象征着人之团圆,也有期盼丰收的意义
在开平马冈一带
当地人家家户户都有
吃濑粉庆祝中秋节的习俗
代表着人月两团圆,长长久久的意思
记者带大家去了解一下
一碗手工制作的马冈濑粉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马冈濑粉的制作工序首先是选材
必须选用上好的食材才能制作出好味的濑粉
晒米
首先米要用10月米
然后再晒,晒这个过程很关键
然后从工场拿回来制作濑粉
打粉
接着就是打粉
将生粉加入滚开水
用搅拌机搅匀
搓粉
待机器把粉搅拌均匀之后就搓粉
将搅匀的水粉,放在桌面用于搓成粉团
压粉
然后就是压粉,将粉团放入压榨机内
通过带有很多小孔的筛片
将粉团压成一条条粉丝状的粉条
压粉是个力气活,必须要用尽全身的力气
粤菜师傅戚国良:辛苦,吃少碗饭都不行。压的时候力度要均匀,不能一下就压下来,那些粉做出来就不靓了。分别大了,力度不同,用机器压的力度不同,人力压的想怎么控制都可以,机器的就比较软,我做的就软中带点韧性,又滑。
煮粉
在压粉机压出粉条的下端
用一锅烧滚的开水
将压出的粉条接下锅中煮开
过冷河
将煮开的粉条捞起
放入冷水中,俗称过冷河
将粉条从冷水中捞起
放入竹制的器具中
濑粉便制作完成
加入马冈鹅
制作完成的濑粉,洁白柔软
加入本地特色马冈鹅
完成
一碗口感爽滑,坚韧适度,美味可口
具有开平特色的马冈鹅濑粉就制作完成
中
秋
佳
节
据说,濑粉制作源于中原地区,在多年前,马冈人的祖先从中原南迁,定居在马冈开基立业,同时带来了吃濑粉的习俗。勤劳智慧的马冈先祖制作出长长的濑粉用来敬奉祖先神明,寓意长长久久。后来马冈、苍城一带的乡村,每逢中秋、重阳等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吃濑粉应节。
除了上面所说的吃濑粉
还有什么传统习俗呢?
赏月
在庭院、阳台中摆上月饼、果品,点燃香烛祭月。以前老规矩先由长辈当空叩首,随后按年龄辈份依次参拜月神,礼毕就品尝食品,举家赏月。拜月的食品琳琅满目,瓜果满桌,还有芋头、田螺等,当然以月饼为主角。
据说切月饼也是有规矩的,要切得有棱有角,且每人一份,如果有家庭成员未归,也要留给他一份,以示合家团圆。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民间有在十六晚继续拜月活动,称为追月,不过规模较少,现今已很少见了。
吃月饼
开平人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吃芋头、菱角
中秋赏月吃芋头、菱角,在开平民间很普遍。据说给小孩子吃菱角更寄托着大人们希望他们“聪明伶俐”的祝福。中秋节吃芋头也是源远流长的,虽然各地吃芋头的含义各有不同,但都有祈福求神保佑、辟邪消灾的意思。
剥柚子皮
柚子是五邑地区拜月亮必备的水果,但是其剥法却非常讲究。在开平,老百姓会将柚子皮像削苹果一样削成长长的一条。但不管怎样剥柚子皮,有一样是相通的,就是大家都会把柚子皮挂在门口或阳台上,据说这可以辟邪。
吃田螺
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中秋前后,正是田螺空怀的时候,田螺腹内没有小螺,肉质特别肥美。在开平,有家庭在中秋节有炒田螺的习惯。熟悉习俗的老人家说,中秋当晚一家人聚在一起,拿着田螺,对月一举,再送到嘴边一啜,就是“对月啜螺肉,越啜眼越明”。
不管在哪里过中秋
只要和家人、朋友一起
月圆人团圆
已经是很大的幸福
小编在此祝大家:
中秋快乐!
阖家团圆!
编辑/司徒君琳
版权声明:开平市融媒体中心
第三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
系列活动网络投票
由省农业农村厅、省文明办、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乡村振兴局、省侨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系列活动已进入网络投票阶段,投票时间为9月16—25日。
江门市推选了13条村参加评选。其中,新会区崖门镇京梅村、鹤山市古劳镇上升村、台山市海宴镇五丰村、恩平市牛江镇昌梅村等4条村参与“广东美丽侨村”类别的评选,以展示江门侨资源、侨文化、侨魅力。我市的百合镇马降龙村也参选“广东文化旅游名村”。街坊们赶紧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