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桐皮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你想为广州哪一条街打CALL下一站,文德
TUhjnbcbe - 2022/10/23 21:15:00
北京中科崔永玲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679033.html

北京有琉璃厂、上海有城隍庙、南京有夫子庙

广州就有文德路

它和北京路只隔五百米,是“广州第一文化街”

有千年学府、百年老校、字画街、老字号美食...

可以说,如果你没来过文德路,就不算来过广州

千年学宫,百年老校

广州文德路,藏着千年学宫文化遗址,留存孙中山文献、万木草堂等文物保护单位,还有百年老校在呵护00后成长。

千年文化遗址

文德路的孙中山文献馆,藏着两处千年文化遗址——番山亭、翰墨池

番山亭,始建于年,是广府学宫遗迹,年代太久远,以至于找不到原貌了。

大修后,它建在小山丘上,亭身白净,瓦顶黑沉,走进这里,凉风阵阵,感觉好清爽~

除了招牌,亭子两边刻着对联——崇广府千年道统,接学宫一脉书香,字体复古,赏心悦目。

坐在亭子休息,一抬头却看到“天河城百货”,似乎古今时空交织,令人恍惚。

翰墨池,始建于年,是番禺学宫遗迹。

池子方正古典,池水碧绿如玉。

池中倒影,清晰如画,风一吹过,微微摇摆,美得眼睛不想挪开了。

一千年,真的能令沧海变桑田,留存至今的文化遗址,都是无价之宝。能亲眼目睹它们一面,印象君感到很幸运,也忍不住想象,千年前这里是什么模样?

孙中山文献馆

孙中山文献馆,始建于年,一直按原貌修缮,绿瓦朱檐红墙,壮观之美,令印象君惊叹。

高高的馆柱旁,搭建了供游客歇息的帐篷,非常贴心,拍照也美美的。

馆内文献,已迁到别处。这里现在是中山图书馆少儿部,是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少儿服务窗口。

尽管面向少儿,藏书量也不含糊,这里有11个服务区、23万册馆藏开架服务,16岁以下都能借阅。

书的种类也丰富,唐诗宋词、少儿杂志、《海底两万里》等经典读物,各种类型都有。

看到《少男少女》,印象君一下子就想起小时候。一本《少男少女》,传阅整个班级,大家相互提醒,提防班主任没收。

这里还有+阅览座位,让你舒舒服服看书,坐下就不想离开了。

一楼添了几部电脑,如果遇到困惑,能上网查询资料。

印象君忍不住感叹,现在的学习条件,比以前好太多了。

只要你愿意留意,文德路就是一块了解历史、了解知识的好去处,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

万木草堂

万木草堂是戊戌变法策源地,年,康有为在这里讲学,宣传维新变法,培养出一批人才。

百年过去,它还是老样子,夹在高楼间,多了股历史味,倒有些惹眼。

如今,它是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北大校友活动基地、广府文化研究中心,仍然能发光发热。

更让人欣慰的是,这里修缮得很好,青砖木门,令印象君产生错觉,以为回到那个年代了。

那时内忧外患,想必有很多青年才俊,曾在这旧屋里激烈探讨,只因他们怀有一颗爱国救亡之心。

广州市第十三中学

广州市第十三中学,年由丁仁长、吴道镕等人创办,是广东百年老校,与万木草堂隔路相望。

校门口贴着红瓷砖,“广州市第十三中学”的木招牌,钉在墙上,看起来充满故事。

是的,它有太多故事了。

晚清欠缺师资,这里就办成师范学堂,辛亥革命扩成师范学校,民国时期改办成中学,哪儿需要往哪儿搬。

抗日时期,这里被破坏,直到年才得以复校,三年才修复原貌。

年10月,这里变成公立学校,成了大家熟悉的广州市第十三中学。

这段长长的故事,被贴在学校围墙上,时刻提醒着学子,勿忘历史。

校门口贴满荣誉证书,教研基地、示范学校、一级中学...都是无声的加冕。

种下的树苗,已长成苍天大树,成为学校最亮眼的风景,也贡献出一方清凉。

相信从文德路走出去的很多学子,也已成为栋梁之才,在社会贡献着一份力量。

文德路小学

沿着中学往下走,就能看到文德路小学,它创办于年,现在分低年级、高年级两个校区。

低年级校区的门口,贴着红瓷砖,还有绿树点缀,文雅而生机勃勃。

课间休息,穿校服的小朋友们,从楼梯处涌出来,叽叽喳喳,半条文德路都被吵醒了。

快放学时,校门口有些父母早早站着,往里面张望。

印象君看见,一位爷爷把书包挂在手上,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奶奶也是这样接送自己的。

高年级校区,门口窄长,吊着红灯笼,更加大气。

父亲左手吊着书包,右手牵着女儿,这是多少人的童年回忆?

路过一家餐厅,两桌人穿着校服,脸上透着稚气,一看就知道是学生,令印象君想起曾经的读书时光。

高三时人人盼着上大学,历史老师却说:“以后你们会知道,读书是人生中最开心的时光”。

那时最大的烦恼,是和同桌吵架后怎么和好,成绩变差了怎么提高,下课要不要一起去厕所。

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当你懂了一本书,却已不再是书中人。

文德路字画街

文德路有一条字画街,明清这里有数十家书院,字画得以大兴。现在提及字画装裱、文房四宝,大家第一时间还是想来这里买。

这里的店铺,名字也起得很文雅:文德轩、美雅轩、万花阁...看得印象君眼花缭乱。

孙中山文献馆的旁边,有一家上品堂,刺绣、文房四宝、字画都卖。印象君有些好奇,就找老板聊了一会。

老板说,自己是成都人,80年代末开纸厂,后来开始卖字画等,不知不觉就二十年。

如今,一家人住在文德路对面,共同忙活这门生意。

广东人买画,一要喜欢,二要意头。

印象君来时,老板和他家人正在打包一幅山水画,说要让人送货,送到番禺客户那儿。

等他忙好了,便笑道:“广东人买画,一要喜欢,二要意头。”

“买山水画,瀑布那种不行,得细水长流,寓意才好。”

“还有这幅银杏图,看见*色叶子没?这就叫满地*金,最合适生意人。”

这些人来买画

老板告诉印象君,来文德路买画的,一般都是装修新家的人。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更加追求生活品质了,买幅喜欢的画,挂在客厅,挺好的。”

“买画,得挑耐看的,有些画初看可以,看久了就不行,最好能雅俗共赏。”

如果老板不透露,印象君根本不知道,字画买卖竟有这么多门道,更不会知道,看似高冷的文化,其实早就融入大家的生活。

除了文化,还有好吃的

融入大家生活的,不仅是文德路的文化,还有它的老字号美食。这里随便找一家餐厅,都开张了二三十年,陪伴着广州老街坊。

刘福记

刘福记90年代开张,这里的鱼蛋和猪大肠最出名,印象君走到这附近,就闻到了香香的鱼蛋味。

店面不大,一望到底,但是生意很好,里头坐满人,都在有滋有味地吃着。

印象君要了一个招牌四色拼猪大肠粉,四色指鱼蛋、鱼皮、牛肉丸、鱼角。

猪大肠就像榴莲,爱的人爱得要死,讨厌的人避之不及。

印象君刚坐下,这碗粉很快就端上来了,卖相很棒喔。

鱼蛋爽口弹滑、鱼皮炸得酥软。

猪大肠处理得很干净,只有浓浓的香味,嚼劲十足,令人直砸吧嘴。

配上一瓶维他奶,解腻效果立现,完美~

营业时间:6:30—24:00

价格:10元—20元

冯记牛肉丸

冯记牛肉丸也是90年代开张,老板是潮汕人,招牌当然是...潮汕牛肉丸。

他家牛肉丸颗粒偏小,一定要搭配大块紫菜,老板说这样才好吃喔。

印象君咬了一口,清香的牛肉味充满口腔,三两下就吞了,最后喝光汤,饱得直打嗝。

营业时间:6:00—24:00

价格:10元—20元

广达记烧腊

广达记烧腊开了38年,开成一家连锁店,是广州最出名的烧腊之一。

这里不能就餐,工作人员会先收钱,再让你排队打包,印象君看到,队伍就没有断过。

卖什么?烧鸭、烧鸡、烧猪蹄、白切鸡、烤翅...各种烧腊,色泽金*,表面泛着油光,看得印象君口水直流。

有一位湖南的小哥哥,带着他朋友来,说之前来广州旅游,吃过就记住了。

营业时间:12:00—14::00—19:00

价格:25元—65元

达杨原味炖品

达杨原味炖品也是90年代开张,专卖炖品,晚上快十点,门口围着一堆人,真是太火了。

印象君去到时,只剩下椰子炖乌鸡,大家都还抢着要,然后满桌都是椰子炖乌鸡...

揭开椰盖,满满的汤,要溢出来的样子,尝一口无比清甜,椰香十足。

一抬头看见好多街坊,都在排队等着打包,你一言我一语,聊着天。

等到印象君抹干净嘴,准备离开时,小小的店铺,还是坐满了人。

营业时间:12点—24:00

价格:20元

深夜里,文德路的老字号店铺亮着灯,暖着广州街坊的胃,也暖着广州街坊的心。

如果说北京路是世界的

看见的是天下游客

那么文德路就是广州的

看见的是广州人的古今

探访遗址,能重温广州的千年历史

触摸字画,了解广州人的审美文化

品尝老字号,意会广州街坊的羁绊

广府文化在这里得到传承

本地生活在这里安然呈现

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也许这就是文德路的魅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想为广州哪一条街打CALL下一站,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