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鼎湖山,喜欢文学的亲很容易想起谢大光的名篇《鼎湖山听泉》。这篇辞藻华美的散文由“初识山泉”、“鼎湖山色”、“庭院漫步”和“鼎湖之夜”四个章节构成,而“听泉”则是一以贯之的线索。谢大光在文中无比深情地写到,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
写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这篇散文入选过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堪称经典,所以当肖复兴在30多年后写《鼎湖山听雨》时,一下笔就来了一句“鼎湖山,向往已久,全赖谢大光《鼎湖山听泉》的诱惑”,而在行文过程中,他更是多次提及大光及其佳作,钦慕之情溢于言表。
诚然,以小说见长的肖复兴写起散文来还真是被谢大光甩开了一条街。
如今,鼎湖山泉已是知名品牌。
吟咏鼎湖山的诗作也挺多,只是流传不广,鲜有人知。
即便如此,鼎湖山仍旧被赋予了一份隽永的文学意蕴,让人心生向往之情。
老月早在年就去过一过鼎湖山,当时只觉那里的山水颇有巴山蜀水的灵秀之气,置身其中很能舒缓郁结于胸的乡愁。
十多年后重游,仍旧对那方山水喜爱有加。
游览鼎湖山,如果体力和时间允许,那就千万不要坐观光车。据说此地的负离子含量为全国之最,享有“天然氧吧”之美称,若能一步一步地走上去,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洗肺之旅。尽管老月对这个“之最”的说法不敢轻信,但两次爬完鼎湖山归来,感觉还都是神清气爽了不少。
谢大光游览鼎湖山时,想必还没有观光车,他在泠泠淙淙的泉声中拾级而上,这才文思泉涌,写下了那篇已被镌刻在鼎湖山一块巨石上的名文,而肖复兴是直接坐车去了宝鼎园,也难怪写出来的文章会逊色不少。
若你是个文艺青年,那就更要循着当年谢大光的足迹上山。
如今的补山亭已修葺一新,那副名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仍在和一片浓碧默默地迎接着红尘来客。
到了庆云寺,如果恰逢饭点,建议品尝一下那里的斋饭。价钱嘛是贵了点,但毕竟四周峰峦环抱,又是在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刹里,这样的就餐体验还是弥足珍贵。
当然,若是能在这里住上一晚,听听夜阑人静时的泉水声,那就更赞了。
龙潭飞瀑距离庆云寺不远,那里有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游泳处”六个大字。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偕夫人游览鼎湖山时,曾在此游泳。
站在飞瀑前,脑补一下中山先生游水的画面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首写飞水潭的七言绝句很值得点赞!
响石飞泉泻壁空,狂声番溅雨飘濛。
澄潭照影烟峰秀,多少情怀藉水中。
实话实说,老月两次去鼎湖山都因故没有去宝鼎园和天湖,为了弥补这个遗憾,我已计划第三次前往。
关于鼎湖山,老月还有一个奢望,那就是坐着飞船翱翔在太空,看看北回归线上是不是只有这一块绿洲。
呵呵!我想得也太多了点。
(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