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庭的寄托、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求学的日子,本该是孩子们享受快乐、幸福的日子,但有一些孩子却因家庭贫困而在成长的道路上异常艰难,为了求学,为了梦想,为了摆脱贫困的桎梏,他们正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
早在年1月22日,广东广播电视台《8点创新》栏目组与花都户外吧等爱心人士一起深入清远市佛冈县龙山镇对7名贫困学生进行捐资助学,也为他们送上棉被、牛奶等物品。他们有的是孤儿,有的来自单亲家庭、有的是父母患病等特殊困难家庭。孩子们在接到这些“善意”时,眼波中流淌着难以言说的感动。
有人说:“弱者才会逞强,因为强者懂得示弱。”示弱的目的是要在积蓄中储备蓄势待发的力量。那些位于清远市佛冈县龙山镇的贫困孩子们不是生活的弱者,贫穷是他们的一份无奈,富裕来自他们灵*深处的充盈。
▲砖瓦土房的生活,对于在软皮沙发环境下成长的人而言,好像一切都显得新鲜而又古朴古香。但对于常年生活在颤颤巍巍环境下的他们而言,却有着一份深深的沉重。家中袅袅升起的柴火,温暖而耀眼,又好像是在提醒我们生活的熊熊希望不可泯灭。小草越被踩压,越是长得丰盛。
▲看着受助者举起获赠的人民币时,让人倍感心酸。尽管在他的脸上灿烂笑容铺展而开,可这钱的分量到底是杯水车薪,还是千斤之重?
▲一把竹椅、两张木床、简单的摆设构成了他们的家。有家便有希望,我们希望孩子们永远心怀积极向上的信仰,握紧的拳头也要牢牢握住生活的希望,有希望,未来便有意义。孩子把白米饭吃得津津有味,在展示自己的获奖证书时也是神情骄傲,这位积极乐观的小女孩让我们相信,她定能在勤勉进取中,收获成长。
▲献出的不仅仅是物资,它的意义更在于荡涤人心。希望孩子们不要畏惧生活的艰难,生活的富裕首先应当来自精神的丰实,一颗强大的内心会协助他们不惧前行。
▲高唐龙二年级单亲家庭,家中有奶奶、爸爸、和一个在上初二的哥哥。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是爸爸平时给池塘塘主放饲料喂鱼谋取生计。4个人住在一间40平米的小瓦房里,晚上还得和爸爸哥哥三个人挤在一张床睡觉。
▲李观俞,四年级,一家5口。哥哥就读六年级,姐姐半工读,妈妈残疾,间歇性精神有毛病,60多岁的爸爸平时务农维持生计。
▲徐之华六年级家中有爸爸和一对在读四年级的双胞胎妹妹,爸爸已经50多岁了,驼背,不能干重活,平日靠种养以及打散工维持家庭生活。
▲谢文文10岁家中有60多岁务农养家的爸爸还有一个患精神病的妈妈。
▲徐毅明10岁父亲母亲都已去世由80多岁的奶奶抚养。
▲徐炜章10岁父亲80多岁,母亲患精神病走失,不知去向,家里靠父亲种田为生。
▲李志斌二年级,家中有3人,爸爸去世,妈妈已改嫁,姐姐就读初三,平里靠60多岁的爷爷务农抚养姐弟俩。
正因为去年深入走进清远市佛冈县龙山镇,亲眼见到了孩子们倔强的眼神,曾听到一声感谢,便觉责任难逃。广东广播电视台《8点创新》栏目组不愿意再让孩子们再因生活所迫,贫困所扰不得不失去他们正处花季,本该骄傲的笑脸。他们现在有的是孤儿,有的来自单亲家庭、有的是父母患病等特殊困难家庭。衷心希望只是现在,未来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过上普通人应该拥有的生活。
贫穷不应该是压在孩子们身上的枷锁,恰恰是因为这份贫穷给了我们一次洗涤心灵的机会。滴水可穿石,爱心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愿意,我们的一次善举,就有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广东广播电视台《8点创新》栏目组愿意作搭桥人,公开账目,自觉接受监督,将每一份爱心都真正送到孩子们的手中。
“点燃希望,《8点创新》爱心助学佛冈行”
年12月1日——年12月17日
年12月17日,爱心团队会从广东广播电视台出发,进入清远市佛冈县龙山镇,把捐款及物资送达困难家庭手中。(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如有意愿,均可报名参加,一同前往龙山镇看望受资家庭。)
以自愿为原则,鼓励奉献的精神,为贫困学生献出一份爱心,金钱、食物、新棉被、新旧衣物亦可,捐款金额不设下限,食物要求健康营养,如牛奶,旧衣物必须清洗干净。我们会将收到的所有捐款以及物资用到此次帮扶的7名贫困生的家庭当中。
详情可-(Mary)
物品接收联系人:罗秋英,。
物品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