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平以保护“开平碉楼与村落”为核心,守护好海内外华人华侨共同的精神家园,走出了碉楼活化与乡村振兴为一体的发展新路子。在世界文化遗产品牌效应的带动下,开平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0年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依托世界文化遗产资源,在不断擦亮世界文化遗产招牌的同时,开平积极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接下来,开平市将从旅游区文化挖掘与展示、旅游区交通串联与优化、旅游区形象打造与宣传、旅游区产品开发与游览、旅游区综合管理与服务、周边产业构建与带动等六大方面,深入开展文化挖掘、非遗植入、业态打造等工作。新元素焕发新活力,5A级旅游景区的蓝图将让世界文化遗产焕发新光彩。
“侨”是江门最亮丽的城市名片之一,
也是联系海内外特殊纽带。
现在跟上《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视角,
一起了解开平碉楼旅游创新发展的特点
(原文如下)▼“碉楼旅游,不只是卖门票”(我的侨乡·我的家(3))记者聂传清徐佩玉《人民日报海外版》(年0月08日第0版)开平碉楼李浩东摄广东开平,以碉楼而闻名。开放旅游的开平碉楼,大多集中在塘口镇自力村。我们来塘口镇采访,副镇长李振聪热情地说带我们去自力村看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却先把我们引到了祖宅村。李振聪说,“这些年,我们早已不是简单地卖门票了,而是围绕‘碉楼’做文章,旅游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办民宿,放慢游人脚步
建基地,留住游子乡情
对许多人来说,开平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家”。一度对自己的身份感到迷茫的加拿大华裔方凯蒂,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我到底是加拿大人,还是中国人?”关于自己的血脉,她只能从姓氏中感受;关于家乡的样子,她只能从父辈口中听说。为了找到答案,她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让她感到幸福的是,第一次坐在塘口镇仓东村的祠堂里吃饭,她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一刻,她终于明白,“来中国”为什么是“回家”了。开平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约有75万人。据不完全统计,自年以来,全市共接受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捐赠款物、兴办公益事业多宗,约2亿元。20年,以乡村文化遗产保育为目的的仓东教育基地(又称“仓东计划”)成立。该项目有关负责人沈益民说:“‘仓东计划’为很多像方凯蒂一样的海外游子提供了寻根认祖的机会。”仓东基地彭伟宗摄得益于“仓东计划”,村里的古建得到修缮和保护,很多长满杂草的碉楼、庙宇、祖宅也恢复了旧时的风貌,古村再度充满活力、散发魅力。每年正月初五,是散居各地的村民回村聚会的日子。他们来到祠堂前、榕树下,弹唱民歌,表演狮子舞,拜祭先祖,口中是乡味,耳边是乡音,眼里是乡景,场面热闹,亲情浓郁。年,“仓东计划”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在沈益民看来,只有保护好乡村的古建、文化传统,才能让游客感受到乡村的魅力,才能让回乡的游子找到“家”、让后人找到“根”。拓空间,服务青年创业
塘口空间国际青年旅舍图源:塘口社区计划
“90后”李继津是“塘口空间”的发起人。年大学毕业后,碉楼建筑与淳朴民风吸引了他从外地来到塘口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