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桐皮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过去的80年,连州人民是这样过中秋的看
TUhjnbcbe - 2021/2/22 12:25:00
北京雀斑哪里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305/4585807.html

图片来源网络

40年代

第一次吃月饼啥馅没记清,就觉得真好吃。

白面饺子是一种奢侈品,月饼更不敢想。

结婚第一年没吃上月饼,婆婆说连饭都吃不上,过什么中秋节,过不过还不都一样。那是一生中最艰苦的日子。

50年代

没有月饼的中秋节:但是中秋季和春节一样,整个家族都会聚集在一起!

没有月饼杀只小鸡过中秋。

家里太穷,过节时候韭菜馅的水饺都让我回味一生。

60年代

那时候生活稍好一点,无论城市还是乡下,都会趁节日走一下亲戚。一般情况都会去丈母娘家,但那个时候送月饼的很少,标配礼物是一挂肉或者两包白糖一瓶酒!稍微富裕一点的人会到供销社去买一点月饼。

计划经济条件下,可购买的月饼很少,啃完月饼皮馅不舍得吃

70年代

正值文革期间,月饼是珍贵的点心,一包月饼走亲转几家都舍不得吃。

母亲会在中秋的前一天制作”土月饼“,那是记忆里最解馋的时光。

80年代

过中秋只为能"大吃一顿"。农家人过中秋节,地瓜和芋头是主角,月饼还只是个配角。一到中秋就非常开心,又能吃上一年一次的月饼。那时,家家户户都会自制月饼。

连州连阳大桥朱致成/摄

90年代

90后已经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了!过节时最喜欢和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但是对于一般家庭,月饼还是稀罕物,一般在中秋前几天,家长会买好带回家,馅则多是五仁为主。

连州大酒店朱致成/摄

00年代

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小孩们难得见一次面,很快就会打得火热,大人吃完饭会坐在一起看电视、看月亮。月饼已经非常普遍了。

月饼基本上靠买了,但是买的月饼总觉得比母亲做的逊色很多。

连州人民路朱致成/摄

连州文化广场朱致成/摄

10年代

除了知道会放假,是国家法定节日,我们都不会去思考中秋节的习俗了!过节大概是这样的:找朋友嗨一下,和家人海吃一顿……

我们无法趴在奶奶的怀里倾听嫦娥奔月的故事


  找到儿时一起点花灯的玩伴


  尝到甘甜的桂花酒


  但记忆是永不褪色的


  希望这些零星的片段


  能带给你些许家乡味道……

连州点点网朱致成*/摄

连州点点网朱致成*/摄

中秋回家,陪陪爸妈!

中秋是个团圆的日子,如果可以:

回家看看父母,不一定要带礼物;

外出旅游,能计划上全家游就一定要计划;

实在不行,多打两个电话回家吧,现在的父母子女太少,常常孤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过去的80年,连州人民是这样过中秋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