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3/7 16:27:00
(一)龙女出嫁
相传,百侯村的清代进士杨之徐一日前往大埔(茶阳)探友,路经饶屋,门前晾晒一草席,隐隐有三条龙形,甚奇。叩门而问,方知该屋主有一女年逾十八,自小尿床,皮肤粗糙有鳞片。联想所见,急忙求婚,当即被应许。选定佳日迎嫁时,开降暴雨,茶阳河水暴涨,人们都说“龙女出嫁”。饶氏“龙女”相夫教儿很有一套,所生杨缵绪等三子,全部考取进士,然后,进了翰林院。
(二)一腹三翰院
杨缵绪与其弟杨黼时,杨演时,在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先后考取了进士,而且都入了翰林院。因为这是一件罕见的事,所以在民间传说里,就有“一腹三翰林”的故事。
相传,江西有个县隔河出了两个宰相,十里九状元,乾隆钦赐“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石碑,立于路旁。杨缵绪在陕西任按察使时,有一天,其母饶氏前往探望,途经该地,轿夫叫夫人下轿。饶氏便问为何要下轿。轿夫便告诉她原因。饶氏说不妨大胆前行。当地人拦轿责问,饶氏不慌不忙拍着肚皮回答:“你们地方是显贵,但是广在隔河,远在九里,哪比得上我小小肚皮:一腹三翰林!”
一打听,原来她所生的三个儿子都中了进士,且都是翰林。那些当地人觉得实在胜过他们,因而惭愧地退下让路。
“一腹三翰院”的故事,因此传遍大江南北。
(三)借书种
相传,饶平县石井村有一位姓刘的财主,为了“传书种”,特来白堠娶媳妇。有人介绍说翰林杨黼时最小的女儿满姑未嫁,于是刘财主找上门说亲。杨黼时不愿把小女嫁到距离较远的饶平,但出于礼貌又不便于当面拒绝,便用委婉的办法出难题给刘财主,说如果明天能挑一百床甜粄作订婚礼便答应。他估计在这时间短,数量大的情况下,刘财主肯定难办到,这样就可以达到不辞而退的目的。
没想到财刘主马上答应。刘财主当日回程时,从枫朗开始,一路布置农家为其蒸甜炍,用高价订购。回到石井又布置家家户户蒸甜粄,据说当夜石井村一夜碓声不停。第二天床甜粄如期完成,即派专人送到白堠。杨黼时见到随行而来的未来女婿相貌端庄,谈吐不错,便答应了这桩婚事。
满姑嫁到饶平石井刘家后,生下二个儿子,一个名桃,一个名李,长至学童后被送到白堠外公家读书。后来兄弟俩同时考中举人,轰动当地。当地人认为这是白堠的“书种”传过来的结果,对白堠非常佩服。
====================================原创作家:杨丽松,男,汉族,年生,79年高中毕业,爱好文学,80年起开始发表作品,广东梅卅市大埔县百侯人。丘思穆,男,广东大埔县百侯镇侯南坪头村人。年生,有名,无字无号,敞屋数间,不敢称阁称斋。平生不伦不类,不好不坏:谓读书人,仅初中毕业,当时毕业考试七科以五科都是满分的成绩,全校领先,但因当时“家庭成分”被拒绝录取而辍学。谓农民,仅嗅几年“牛屎肳”,非地道农夫。谓打工仔,又不比别人吃苦耐劳,执着敬业。奔波辗转于福建,海南,广州等地。年来深圳德庆祥实业公司谋职,年,考取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获高级职称,算是修了“正果”。所写文章,也是不伦不类,拉拉杂杂。连“小雅之堂”也登不上。故事乡情,土俚土气,人物风光,陋貌不扬。聊作文娱自乐,孤芳自赏,敞帚自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