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桐皮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冯兆平我和我的祖国大境界2019当
TUhjnbcbe - 2023/10/21 22:05:00

为庆祝新中国70华诞,按照《关于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展现书画艺术家的大爱情怀和中国画的精神风貌。特推出“我和我的祖国”大境界·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庆祝建国70周年活动。

艺术的灵*是境界。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境界是产生艺术美感的根本,是流露在作品中的人生感悟。境界体现着艺术与人生的时代精神。

时代呼唤好的艺术作品,更呼唤有大境界的精品。书画家们以“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为心像,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他们将主观精神因素与客观世界相融合,浩瀚宇宙、天地万物在他们自身修养、学识、情感以至生命的倾注下,美的瞬间便定格成永恒,尺幅之中透射出具有深刻内涵的大美形象和大境界。

冯兆平

艺术简介

冯兆平,年生,广东阳江市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海洋画家协会副主席、原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湛江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湛江市博物馆馆长、广东省第七、第八届人大代表、第八、九届*协委员。长期从事版画和国画创作,作品以大海渔船为主题,表达个人对人生的感悟。作品入选年、年、年全国主题美展,第五届、第七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和多届全国版画、国画展。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多家美术馆收藏,代表作品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百年版画》。年获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金奖,年被评为中国80—90年代优秀版画家,获中国版画最高奖—鲁迅版画奖,。年“风正帆悬—冯兆平艺术展”分别在广东湛江市博物馆、阳江市美术馆展出。年12月赴法国巴黎参加“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中国艺术名家法国交流展”,年获中国海洋画家协会特殊贡献奖,年5月在北京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举办“人生之船——冯兆平中国画作品展”,年9月在东莞岭南美术馆举办“海上丝路情——冯兆平国画作品展”。中央电视台曾播放介绍个人艺术成就的专题片《一个画家的乡恋》。

《满船曙色雾云开》X68cm年

隔岸漁歌声破晓,满船曙色雾云开。千帆映日乘风去,知是春潮昨夜来。

我画渔船

文/冯兆平

人生之船

我从小生活在大海边,对渔船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渔船是人生的象征。

每次到渔港,总是会被停泊在港湾的各种形象、各种姿态的渔船所感动。

渔港是一个大家庭,渔船就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那庞大的远海拖网船,无疑是家庭的主人,而摇曳的小艇,却象顽皮的小孩,穿梭于港湾之间。各种不同造型的渔船,不就是家庭各个成员吗?

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渔船。在浩瀚的大海中航行,那就是人生的历程;渔船在惊涛骇浪中搏斗,人生几许风雨相随。有收获的喜悦,有迷航的困惑;看到沙滩上解体的老船,感到人生的无常而无限嘘唏。我把我的情感融进我画的渔船中去,我试图以渔船表达我对人生的体验。曾经有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志,回顾走过的路,未免产生“曾经沧海”的感慨。

《相知长伴月明中》X68cm年

涛声依旧征人远,寂寞春潮浪几重?惟见渔家情意切,相知相伴月明中。

线的诱惑

我喜欢线,传统的笔墨技法基础就是线条。国画技法的书写性,决定了线条的独立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孙过庭所描写的“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如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这是多么美妙的形态,这就是线条的魅力所在。

国画中的书写状态是一种快乐,情之所致,任笔挥洒,所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

一个画家,观其线条即可窥其书写的功力,这种功力来源于对书法的长期浸淫。*宾虹论笔法中说的“锥划沙”、“折钗股”、“屋漏痕“、高山堕石”等等,是经过长期书写练习而获得的用笔力度的表现。

船的结构复杂,我想只有用线才能得以充分的表现。我力图在线条的疏密对比组合之中寻求和谐,在线条的轻重快慢中求变化,在书写的过程中寻找快乐。

《红树如丹醉晚晴》X68cm年

一辞故国白鸥盟,红树如丹醉晚晴。今日岸边回望处,谁人为我觅秋声?

智者乐水

古人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我虽然不是知者,但对水有着更多的偏爱。生于斯,长于斯,开门见海,日久情深。“徒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水是无形的,透明、纯洁、深邃。

水是有形的,你看那大海,惊涛如雪溅长空。

宋代马远绘有水法十二幅,如“层波叠浪”、“秋水迥波”、“云舒浪卷”、“湖光潋滟”等等,被誉为“曲尽水态”,可谓传统画水之经典。然则这种以线描写水态的传统表现技法,总觉得无法表现水的质感,无法表现大海的变幻无穷。

我想,为什么不可以借鉴水彩画的技法,用水墨的浑化,表现水的透明、水的流动,表现大海波涛;肌理的少量运用,有助于表现水的质感和氛围。渔船的线的表现方式与海的泼墨表现方法所形成的对比,也许更能加强画面效果的表现。

《早潮退尽水如天》X68cm年

早潮退尽水如天,碧海银沙万里船。谁识东风摇落处,春心一掬为情牵。

诗书画印

我总是想在作品中追求现代的表现方式,我从传统的文人画中得到启发,让诗书画印在作品中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文人画中虽然是诗书画印四者结合,但在画面上书法和印章却处于非常次要的位置,我把诗书画印作为一种构成元素,放弃传统的三远构图法则,采取二维空间的构图方式处理画面,让书法元素处于比较突出的位置,放大印章的印面,增加其视觉冲击力。而作为作品灵*的诗词,则力求表现一种真实的情感。我希望找到一种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审美观念的表现形式。这是我在中国画创新的探索中的一种尝试。

《相知相伴听鸥声》X68cm年

潮退云开道晚晴,相知相伴听鸥声。人生世事消磨尽,只有依依一缕情。

名家点评

许钦松:冯兆平是一位专注于大海和渔船的画家。几十年来他一直以大海和渔船作为自己创作的主题,通过渔船,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冯兆平生活在雷州半岛,面对南海和北部湾,常年以大海为伴,他对大海和渔船产生特殊的情感。他把渔船作为人来表现,试图把人生的悲欢离合、人生的奋斗历程、人生的恩怨情仇寄托在渔船上。渔船寄托着冯兆平的情感和理想。

冯兆平试图在作品中追求现代的表现方式,他从传统的文人画中得到启发,让诗书画印在作品中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他把诗书画印作为一种构成元素,采取二维空间的构图方式处理画面,追求一种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审美观念的表现形式。这是他在中国画创新的探索中的一种新的尝试。

(许钦松,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画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红树凝霜春色早》X68cm年

踏莎行

红树凝愁,春潮含恨。波涛寂寞凭谁问。归鸥飞处唳声声,人生苦短蒼蒼鬓。寸寸柔肠,潇湘有信。风烟十載滄桑尽。几曾*梦绕江城,深心细把文君认。

陈醉:冯兆平先生不但版画搞的得好,中国画画得好,书法、篆刻以致诗词也很好,他本身很有文化底蕴,是一位很有文学修养的画家。在当代的画家中,真正能在自己的画面上题一首诗、题上字的不多,有的画家作品的标题弄来弄去都是那么几个,连题个标题都不会,更不会想到用什么样的字体题在画面上,题什么内容、题在什么位置、印章鈐在地方,这都是一种修养的体现,冯兆平他能做到这一点,他把诗词、书法、篆刻很好的糅合在画面上,从而形成自己强烈的个性。冯兆平不光画船,还画花鸟,但他最后集中在渔船、大海、大自然,表现大的气概,画面非常优美。

(陈醉:我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满船惆怅听潮声》X68cm年

踏莎行

残月愁烟,渔灯怯露,雲遮雾锁天涯路。满船惆怅听潮声,情思摇漾归何处?寸断柔肠,难通情愫,悠悠此恨无重数。芳*一缕寄潇湘,落红声里惊风雨。

吴茂信:我很喜兆平的题画诗,因为他的诗很有韵味。《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第一感觉是从诗词的语言中得来,“花开富贵由天定,莫为寻芳入铁窗”“长记苏公言,画竹可医俗”“曲岸沙鸥远,心系关山”“残月愁烟,渔灯怯露,雲遮雾锁天涯路”,这类语句在兆平的诗词中俯拾即是,形象、生动、准确、独特、富于音乐感,所以充满氤氲的艺术氛围。

(吴茂信,著名作家)

《东风万里送征帆》X68cm年

八声甘州

看东风万里送征帆,秋水接长天。问扁舟无语,深烟雾锁,归路何年?红树凝愁望眼,潮浪把情牽。曲岸沙鸥远,心系关山。记得红船旧事,听南音粤韵,声断琴弦。叹疯狂岁月,斑竹泪连连。长眠地,短松蒼翠,望湘江,呜咽竟无言。梦回处,风霜两鬓,难认婵娟。

邓作列:“人生之船”之海上丝路画组系列,集诗词、书法、绘画、篆刻之一身,融版画与国画之技法大全,作品始终溢发出一种民族传统文化之精神的同时,在“一带一路”新国策下,更能彰显出一种时代的民族精神,斯此,实证了任何艺术只能是特定文化的艺术之定理。博大的民族情怀,深厚的国学修养,相信凡是欣赏过其作品的人,必可产生出意想不到美感享受,並从中体识到绘画创作中多种表现形式的可爱、可贵与可敬。

(邓作列:美国华盛顿州中华美术家协会主席)

《心潮涌动春风早》X68cm年

心潮湧动春风早,喜见群鸥日日来。一别经年双鬓老,醇醪今日为君开。

林墉:

他一直迷着海/却执著地不弄潮/他在静处作文章/没有轻浮的鼓噪

深厚精高着着求/落根入土才是新面貌/物我情思相谐和/独具风格格调高

浩然的风啊/吹满了你的船帆/雷州的红土白浪/给予你的天地更宽

潮汐尽管起落涨退/北斗的晨光却引你把家还/把家还把家还/艺术从来不必流浪他方

(林墉:原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美协主席)

《相依相聚情无限》X68cm年

相依相聚情无限,但愿朝朝伴海潮。一点春心何所寄,白鸥归去鬓潇潇。

《天海扬帆雄风万里》X68cm年

踏莎行

天海扬帆,雄风万里,穿云破雾三山去。长风送我上青云,惊涛拍岸鸥声起。十载烟消,千秋功罪,坑灰已冷凭谁记?且将华发寄丹青,轻舟一叶斜阳外。

《斜照弄晴潮初退》X68cm年

踏莎行

斜照弄晴,早潮初退。银沙望断鸥声碎。东风欲问春何在,满船憔悴岚烟翠。瀚海云涛,天涯遥寄。情牽万里干帆醉。且将岁月付丹青,岂知春色藏心内。

《一船烟水载春还》X68cm年

一船烟水载春还,望断乡关云海间。欲问风光何处好?天涯处处有青山。

《明月当空银河清浅》X68cm年《日出千帆醉》X68cm年《一轮明月海云间》X68cm年《春归南海岸》X80cm年《南海春潮》X96cm年《南海春汛》X96cm年《东风过处》9X9cm《曾经沧海》9X9cm《风浪征程》9X9cm《情牵碧海》9X9cm《天海扬帆》9X9cm《无关风月》9X9cm《观沧海》12X4cm

大境界书画运营中心特邀顾问:邹立颖李冬李晖顾平边舒才刘俊京

艺术顾问:陈天增方强韩一何仁诰姜耀南金格格孔淩郎华李任孚李泽霖李玉民李自龙刘建国路民吕大江穆春华马万国潘荣本秦明强任伟沈风涛沈克明宋士操苏童孙良利王犇王定锁王力王晓银王佑学王祖铭吴康徐志敏叶岚于兆科张万琪张义宾张哲珠赵毅周菁祝夫刚左进伟(先后以姓氏首字母为序)总监:王樱红主编:芝兰支持:甘肃画廊联盟网《甘肃画廊》

1
查看完整版本: 冯兆平我和我的祖国大境界2019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