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苦瓜,大部分人对苦瓜的印象是这样的:偏长的外形,瓜面起皱纹,或青绿色或青*色,味略苦回甘。
苦瓜以味得名,苦字不好听,广东人又把苦瓜叫做凉瓜。江门杜阮镇有一种苦瓜,无论卖相、食味,还是知名度,都与其它苦瓜大有不同,甚至连米其林大厨都对其大赞其口,在杜阮品尝过后还不过瘾,竟偷偷带出境。这种蔬菜有什么特别之处,竟获得米其林大厨如此青睐?
百年杜阮凉瓜
杜阮凉瓜瓜型短粗肥大,肉厚色绿,形似木瓜,平顶粒粗,质优型美,是杜阮凉瓜区别于其它凉瓜的标志性感官特征,本地人称之为大顶瓜,将其形容为“柿饼蒂,老鼠尾”。品尝起来味微苦而甘,爽脆无渣,每年慕名来吃杜阮凉瓜的人不计其数。
据《新会县志》记载,早在明朝,杜阮当地已经开始种植凉瓜,民国时期得到广泛的推广,逐渐发展成当地及周边家喻户晓的蔬果。解放前,一首民谣更体现了当时人民对杜阮凉瓜的喜爱:“杜阮苦瓜柿饼蒂,莲塘菱角两头利,滘头大蔗真脆皮,江门白菜匙羹髀,荷塘芥兰几分地”。
年以来,杜阮凉瓜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广东岭南特色食品"、"中国地理标志著名商标"等称号,成为蓬江区乃至江门市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产品之一。
不可复制的上乘品质
正所谓“一方水土出一方物”,杜阮凉瓜之优,并不是因为品种有什么独特之处,而是因为杜阮的地理、气候等环境因素决定的。只有在杜阮的地里、用杜阮河水来灌溉,才能生产出正宗的、高品质的杜阮凉瓜,即使拿了杜阮苦瓜种子到别处种,其长相、品质也迥然不同,“杜阮”这片土地,成了杜阮凉瓜最不可复制的因素。
最受侨乡喜爱的江门特产之一
江门是著名的“中国侨都”,有着“海内一个江门,海外一个江门”的说法,而“杜阮凉瓜”是广大海外华侨最难以忘记的家乡的味道之一,也是深受粤港澳群众喜爱的生态食材。海外侨胞对杜阮凉瓜的喜爱并不是进十年才打造出来的,早在改革开放前就已广泛流传,因此在海外,吃杜阮凉瓜成为一种化解思乡之情的传承。
江门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势产区产业园项目介绍
江门年第一批省级优势产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冷链产业园跨台山、开平、恩平三个市,以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江海门户,冷链枢纽和湾区西翼物流中心为规划定位,按照“一核多点”的空间布局开展建设。广东冷链龙头企业广东新供销天业冷链集团有限公司为牵头实施主体、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广东雪印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共同参与建设,计划在年前总投资7.67亿元。截至目前,冷链产业园核心区已累计撬动12家农产品加工冷链企业总投资.4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