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体系 http://m.360xh.com/xinwen/kjzh/54478.html研究员:雷小艳
编辑:孙华秋郭吉桐
策划:李乾韬
作为广东省两个环深城市之一,惠州市的地理面积是深圳市的6倍、接近东莞市的5倍。年惠州市GDP总量为.41亿元,在珠三角九大城市中排名第5。但相较于第4名的东莞市(GDP总量.5亿元),惠州市的经济总量仍有提升空间。
那么,资本对惠州市的经济发展起了多大的助力?惠州市资本市场竞争力在珠三角城市圈中位列第几?惠州市又有哪些高质量发展的上市公司?
时代商学院从上市公司数量及市值、拟上市公司数量、直接融资额、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及市值等维度对珠三角各城市的资本市场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以洞察惠州市的产业格局和城市竞争力。
同时,时代商学院还基于财务和非财务两大维度,从产品竞争力与创新力、盈利能力与成长性、资本结构与财务稳健性、ESG、国际化与资本运作等指标对惠州市上市公司的发展质量进行评估和排名,以此衡量当地上市公司的整体发展状况。
摘要
起步晚但少而精。直到年,惠州市才出现第一家上市公司——TCL科技,在资本市场的起步较晚。截至目前,惠州市上市公司群体呈现数量少、平均市值高、平均直接融资高、市场活跃度高等特征,千亿元市值上市公司数量多于中山市、东莞市,上市公司总体质量较高,少而精。
以电子、汽车、通信为主,PCB成闪亮名片。电子、汽车、通信行业在惠州上市公司数量方面排名前三,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在上市公司市值方面排名前三,与惠州的支柱产业(电子、汽车、石化)有高度的重合。同时,PCB上市公司已在惠州呈现聚集之势。截至年年末,国内24家A股PCB上市公司中,注册地在广东省的有15家,其中有3家在惠州市。
新三板:仍呈少而精特色,行业集中于支柱产业。截至年11月30日,惠州市共有28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在珠三角九大城市中排名倒数第2。从行业分布看,挂牌企业仍集中于电子、石化等支柱产业,这两个行业分别有6家、5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位列前二。
资本市场竞争力综合榜:位居第三梯队,略逊中山。榜单显示,中山市、惠州市、江门市、肇庆市在本次综合排名中位列最后四位,且综合得分相近,均在30分以下,属于第三梯队。对比中山市,惠州市虽然在上市公司数量、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排名中次于中山市,在综合排名中也落后于中山市,但在上市公司市值、新三板挂牌公司市值、IPO公司数量、资产证券化率排名中优于中山市。可以看出,惠州虽然在数量上相对落后于中山,但在多个细分指标上胜于中山,体现出“少而精”的特点。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排行榜:平均营收力压广州、东莞。惠州市A股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平均营收规模位列珠三角第4,仅次于深圳市、佛山市、珠海市,优于广州市、中山市、江门市、东莞市、肇庆市;前三季度的平均净利润规模位列珠三角第5,次于深圳市、佛山市、珠海市、广州市,优于中山市、江门市、东莞市、肇庆市。
惠州市对资本市场建设的相关*策自年中的“十三五”规划开始密集落地,主要基于培育更多本地企业成功在主板上市和新三板挂牌、全面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建立上市公司储备库、增强服务和培育能力、加大*策奖励等方面着力。
一、资本市场竞争力:位列第三梯队,数量落后,但质量领先
1.上市公司:数量位居第8,但直接融资额均值仅次于深圳
(1)起步晚,数量居珠三角倒数第二
年,TCL科技(.SZ)成为惠州市第一家上市公司;年,亿纬锂能(.SZ)成为第二家上市公司;年,雷士国际(.HK)成为惠州市第一家港股上市公司,也是该市第三家上市公司。相较而言,东莞市、佛山市、江门市、珠海市第一家上市公司都出现在年以前,惠州市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时间相对较晚。
截至年11月30日,惠州市共有14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数量总体较少,在珠三角九大城市中位列倒数第二,仅优于肇庆市。从上市地点看,惠州市上市公司以A股为主,有12家A股上市公司,2家港股上市公司,无美股上市公司。
(2)市值两极分化,平均市值高居珠三角第3
惠州市上市公司市值呈两极分化特征。截至年11月30日50亿元市值以内的上市公司有4家,亿元市值以内的上市公司有9家。此外,亿元以上市值的上市公司也有3家,其中亿纬锂能市值最高,为.32亿元,也是惠州市唯一的千亿元市值上市公司。该市在千亿元市值上市公司数量方面与珠海市、江门市并列珠三角第四,次于深圳市、广州市、佛山市,好于东莞市、中山市、肇庆市。
从平均市值看,由于惠州市上市公司数量少但合计市值较高,因此,惠州市上市公司平均市值较高,为.55亿元,位列珠三角第3,仅次于深圳市、佛山市,优于珠海市、广州市。
年,惠州GDP为.41亿元,增速为4.2%,与珠三角第二梯队中的佛山市(GDP为1.07万亿元)、东莞市(GDP为9亿元)相比,惠州市差距甚远。但与排名第六的珠海市(GDP为.89亿元)相比,惠州市的经济体量又成了珠三角第三梯队(惠州、珠海、中山、江门、肇庆)中的领头羊,成为最有可能挤进第二梯队的选手。
(3)以电子、汽车、通信为主,PCB成闪亮名片
从惠州市上市公司的行业结构看,电子、汽车、通信行业在上市公司数量方面排名前三,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在上市公司市值方面排名前三,与惠州的支柱产业(电子、汽车、石化)有高度的重合。
结合上市公司数量、上市公司市值、行业结构分析,惠州市的产业经济比较依赖电子、石化等重点制造业,支柱产业少而精,产业结构简单,经济发展容易受支柱产业的影响,也容易受支柱产业内的大公司影响。年,惠州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1%,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的8%,居全省第三位。
与此同时,PCB上市公司已在惠州呈现聚集之势。截至年年末,国内24家A股PCB上市公司中,注册地在广东省的有15家,其中有3家在惠州市。随着年科翔电子成功上市,惠州拥有了4家本土PCB上市公司。除此以外,分别在深交所、台交所、港交所上市的奥士康、华通电脑、建滔集团等知名PCB上市企业,均在惠州建有大规模生产基地。PCB行业已发展为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的一张闪亮名片。截至年,惠州全市有各类PCB企业多家,行业产值超亿元。
(4)资本市场活跃度高,上市公司直接融资额均值位居珠三角第2
截至年11月30日,惠州市上市公司直接融资(含IPO、增发、配股)额为33.84亿元,位列珠三角第4,仅次于深、广、莞,与东莞市、江门市的直接融资额接近。
从平均直接融资额看,惠州市上市公司融资均值为2.42亿元,与深圳市接近,位列珠三角第2,较广州市、东莞市、佛山市要明显高出不少。不难看出,惠州市资本市场活跃度较高,企业善于利用资本工具助力公司发展。
2.新三板:仍呈少而精特色,行业集中于支柱产业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年11月30日,珠三角共有6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占广东省新三板挂牌公司的93%。其中,惠州市共有28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在珠三角九大城市中排名倒数第2,仅高于江门市和肇庆市,而东莞市、珠海市、中山市新三板挂牌公司分别为家、60家、51家,在数量上明显高于惠州市。
从惠州市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行业分布看,挂牌企业仍集中于电子、石化等支柱产业,这两个行业分别有6家、5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位列前二。
从市值看,前二的行业仍然以电子、石化为首。而纸类与林业产品、半导体产品与设备、商业服务与商业用品等轻工业制造行业虽挂牌公司数量较多,但总市值却较低。医疗保健、食品行业,虽然只有一家新三板企业,但市值排名靠前。
3.资本市场竞争力综合榜:位居第三梯队,略逊中山
时代商学院以上市公司数量、上市公司市值、IPO企业数量、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新三板企业市值等指标来衡量城市的资本市场竞争力,分别给予以上指标30%、30%、10%、10%、10%、10%的权重,以各个指标的平均值作为基数(),得出单项得分,随后乘以各自权重,加总得到综合得分,依此分析得出珠三角城市的资本市场竞争力。
榜单显示,中山市、惠州市、江门市、肇庆市在本次综合排名中位列最后四位,且综合得分相近,均在30分以下,属于第三梯队。与综合得分在分以上的第一梯队(深圳市、广州市)相比,惠州差距甚远。与综合得分在40—80分区间的第二梯队(佛山市、珠海市)相比,惠州在上市公司市值、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资产证券化率等排名中均相对落后。
对比中山市,惠州市虽然在上市公司数量、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排名中次于中山市,在综合排名中也落后于中山市,但在上市公司市值、新三板挂牌公司市值、IPO公司数量、资产证券化率排名中优于中山市。可以看出,惠州虽然在数量上相对落后于中山,但在多个细分指标上胜于中山,体现出“少而精”的特点。
二、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排行榜:数量少但质量高,平均营收力压广州、东莞
时代商学院基于财务及非财务两大维度,从产品竞争力与创新力、盈利能力与成长性、资本结构与财务稳健性、二级市场稳健性、ESG表现及国际化与资本运作能力六大指标综合分析惠州市A股上市公司的发展质量。
(指标详情请参考时代商学院发布的《海南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医药生物表现抢眼,海口包揽ESG前十》)
截至年11月30日,惠州市共有A股上市公司12家,依照上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惠州市12家A股上市公司的综合排名及单项排名结果如下。
综合排名前5名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于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通信、电子、基础化工、汽车五个行业。电子行业虽然上市公司数量最多,但整体的产品竞争力与创新力排名靠后。汽车、通信、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三个行业在产品竞争力与创新力、盈利能力与成长性、资产结构与财务稳健性排名中相对靠前。
为更好观察惠州市上市公司整体经营质量在珠三角城市中的位置,时代商学院分析统计了年前三季度珠三角九大城市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营收规模及增速、平均净利润规模及增速等指标,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惠州市A股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平均营收规模位列珠三角第4,仅次于深圳市、佛山市、珠海市,优于广州市、中山市、江门市、东莞市、肇庆市;惠州市A股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平均净利润规模位列珠三角第5,次于深圳市、佛山市、珠海市、广州市,优于中山市、江门市、东莞市、肇庆市。
相对于惠州市在广东省的GDP排名,惠州市上市公司的平均营收和平均净利润排名均相对靠前,上市公司经营质量较高。
不过,在平均营收增速和平均净利润增速上,惠州都呈现大幅负增长的趋势,主要是受近年来电子、石化行业逐现颓势影响。
整体而言,惠州上市公司的经营质量较好。
三、*策:近3年扶持力度减弱,需迎头赶上
从长期来看,紧邻深港、土地面积大、自然条件好以及拥有良好的港运能力仍是惠州最大的优势。在周边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惠州无疑会成为深圳市企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在《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惠州市的定位是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和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珠三角向粤东及赣南、闽西地区辐射的物流中心。
惠州市对资本市场建设的相关*策自“十三五”规划开始密集落地,主要基于培育更多本地企业成功在主板上市和新三板挂牌、全面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建立上市公司储备库、增加服务和培育能力、加大*策奖励等方面着力。
年8月,《惠州市金融业发展改革“十三五”(—)规划》出台,该文件制定了“十三五”期间新增10家企业在沪深两市挂牌,50家企业落户“新三板”,家以上企业在区域股权市场挂牌的具体目标,该文件还指出,一方面需加快推动企业上市,建立储备库培训,建立上市公司联席会议和部门协调机制。另一方面以新三板为重点,积极推动企业利用多层次自闭市场,扶持技术含量高、成长型好、经营能力强的企业。
年12月,惠州市再次出台《惠州市人民*府关于惠州市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的实施意见》,大力推动惠州市企业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场外资本交易市场合作对接,全面拓宽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提出力争到年实现惠州市上市企业数量达到30家左右,“新三板”挂牌企业80家左右,上市企业总市值、在惠产值均比年翻番的资本市场建设目标。
该文件还针对拟上市公司专门设立首席服务官工作机制,为拟上市公司提供高效的一站式服务。此外,该文件还出台了上市扶持*策。市内注册企业在A股市场成功上市,市*府给予最高0万元奖励;市内注册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市*府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市内注册企业以“借壳”“买壳”的方式上市融资或以实际控股的公司在港台、境外资本市场成功上市融资,并将募集的资金用于在惠州企业自身发展的,给予最高万元奖励。
不过,上述*策所涉及的目标在年并未能实现。此外,年至今的三年间,从公开渠道未能查到惠州市的相关扶持*策,近年来惠州市*府对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有所减弱,在珠三角其他多数城市加大扶持力度的背景下,惠州市需迎头赶上、同样加大支持力度,方可持续提升其资本市场竞争力。
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撰写,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未经时代商学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其他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获得授权转载,仍须注明出处。(联系邮箱:TimesBusin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