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桐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远ldquo广州影像三部曲rdq [复制链接]

1#
广西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78.html

刘远作品《广州纪事》

即将在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期间展出

展览地点:连州市二鞋厂展区

展览时间:年11月21日至12月10日

摄影师的话

广州老城区西关,城中村,小洲村,这几年我接连拍摄了三个有关广州的系列影像专题,也可看作是关于广州影像的三部曲吧。

我到广东已经有二十三个年头,其中二十年是在广州度过的。虽然按照现行户籍制度,至今我还是个需要办理居住证的外乡人,但我早已把自己当作了广州的一份子。

在广州这座城市,我出过力流过汗,也得到了收获。就是在广州,我终于结束了长达十五年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日子,买了房,有了车,开始了定居广州的生活。这些年来,我结识了许多广州的朋友和影友,他们对我的关心、理解、支持和帮助时时温暖着我的心,我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虽然有许多人至今还尚未谋面,但我觉得我们的心是相通的。在这十五年中,我也早已适应了广州闷热潮湿的气候,适应了广州清淡温润的饮食。虽然广州也有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嘈杂喧闹拥挤堵塞天还不够蓝水也不够清,但就像人一样哪有十全十美的呢?

其实我在内心里早已不知不觉深深地爱上了广州。我喜欢广州海纳百川的包容,我喜欢广州的低调务实,我喜欢广州人既不鄙视比自己穷的人也不仇视比自己富的人,我更喜欢广州人的大胆创新精神——从几百年前的西关人不顾朝廷禁令与洋人通商,到跟随孙中山反清起义血染*花岗;从改革开放初期高弟街的个体摊贩,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厂房和南沙港的码头……过去人们常常认为广州人太实际,而没有看到广州人骨子里的革新精神。

我爱广州,我更爱生活在广州的人。我拍摄的广州三部曲,既是对广州的记录和留念,也是我对广州深厚感情的流露,对广州父老的一点回报。

西关提起广州,就不能不说到西关;如果不了解西关,就不能算是真正了解了广州。因为早在明清时期西关就已是广州的商贸中心;到了清末民初,西关更是盛极一时,成为广州最繁华的地区。在民国时期,广州的工商业仍以西关为主要阵地。虽然自抗日战争起,西关逐渐衰落,但时至今日,西关仍然是广州广味最浓最有代表性的老城区。

小洲村北有,南有小洲村。小洲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东南部,四面环水,古称“瀛洲”,是一个具有浓郁艺术气息的岭南水乡。与北京艺术区相比,一南一北,一工一农,一城一乡,相映成趣,独具特色。

城中村广州城中村,是自20世纪90年代前后起始的二十多年间,由于广州市区的急剧扩展而产生的现象。一些原本远离城区的城市郊区乡村,由于田地全被征用盖起了高楼大厦,从而变成了城市混凝土森林包围中的一座孤岛——城中村。

《广州纪事》纪录短片

摄影师简介:

刘远,年出生于中国河南,现居广东。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省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

从年,刘远开始游走世界,至今已走过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多本摄影画册。除了出版画册,他还通过展览的方式传播自己的摄影作品,他在国内外举办五十多次展览,让人们看到并分享他所记录的世界风情。年9月,他的画册《极地》获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优秀摄影画册大奖;年9月,他因《红色影像之旅》展览获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新闻报道类优秀摄影师奖。他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多家机构收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