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走进唐屋村,小路干净,蜿蜒延伸至田间,放眼望去,风吹过的稻田如流金荡漾,稻穗香气扑鼻,机械在宽广的田间“嗡嗡”作响,令人不禁驻足。在这里,你看不到因为土地细碎化带来的农地资源浪费、无法大面积机械耕作等问题。这一切都得益于唐屋村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星子镇副镇长梁克伟介绍,从今年3月16日召开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动员会后,镇里就选取了几个点作为示范村,唐屋村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些示范村为其他试点村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坚持一个原则———在确认组织成员和量化股权时,一户都不能漏,一个都不能少”。星子镇镇*委书记林庆辉介绍,星子镇共有21个经联社,个经济社。截止今年10月底,全镇集体资产清查核实万元,实现了全镇农村集体资产“一本台账”,已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试点工作。
1摸清家底,让资源“醒”来变资产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就是清理集体资产,主要是让有集体经济收入的资产透明化,把隐形资源都化作资产。”梁克伟坦言,长期以来,农村集体资产存在着归属不清、产权不完整、保护不严、流转不畅等问题,长期下来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所以清理集体资产是项大工程。星子镇农办主任何柏芳补充说,“如今实施村民自治,很多问题得村民弄清楚并协商决定”。因此,为了跟村民普及什么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资”清理,梁克伟跟何柏芳等人几乎隔天就要去村子里开会,时间也只能选在晚上,白天村民都在下地干活。现在“空心村”现象普遍,留守在村子里老人与小孩为多,解释工作也相对吃力。不过,已扎根基层工作40年的梁克伟有他的方法,“跟村民读文件是行不通的,我们要把内容转化成接地气的语言和比喻跟村民讲解。还要利用每个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