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桐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省卫健委提醒这种病高发,佛山已有28例 [复制链接]

1#

6月13日

省卫生健康委发布登革热预警信息

全省共报告例登革热

其中,佛山出现28例

本地感染病例4例

境外感染输入病例24例

省卫生健康委通报

截至6月12日,今年我省18个地市共报告例登革热病例,较年同期(44例)相比上升明显,无死亡病例。其中,

本地感染病例9例,分别为佛山4例,广州2例,珠海、中山和江门各1例;

境外感染输入病例例,分别为广州55例,深圳54例,佛山24例,东莞21例,湛江18例,珠海14例,中山和茂名各10例,揭阳5例,惠州4例,潮州和阳江各3例,汕头、江门、云浮和肇庆各2例,清远和河源各1例。境外输入病例中柬埔寨占到近7成。

登革热传播速度快,

目前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

少数病例可出现严重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专家评估认为,由于今年我省受厄尔尼诺影响,雨水偏多气温偏高环境非常适合蚊虫孳生,部分地区蚊媒密度较高,且柬埔寨等东南亚周边国家和地区登革热疫情呈高发态势,以及暑假临近等人口流动大等因素影响,当前我省已提前进入登革热本地流行季节,珠三角多个地区已报告多例本地散发登革热病例,全省发生登革热本地疫情传播扩散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登革热发生本地传播的高风险地区

广州、佛山、中山、

珠海、江门、东莞、

深圳等珠三角地区

既往疫情较多的粤东(潮州、汕头、揭阳)、粤西(湛江、阳江)地区发生本地疫情的风险进一步升高。

预防登革热,

防蚊是关键!

登革热

靠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登革热是一种传染病,但它并不能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而是需要借助蚊子叮咬。

被携带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叮咬后,患者出现的症状很像流感。一般会发烧至40℃以上,并伴有以下几种症状:

头痛;眼后疼痛;恶心、呕吐;腺体肿胀;关节、骨骼或肌肉疼痛;皮疹。宝宝感染登革热的风险较高,另外,孕妇、老年人、肥胖者也容易感染登革热。这些人群一旦开始有轻微症状出现,建议立即就诊。

需要的注意的是,发病3~7天后,有的患者的体温下降了,实际上却可能是病情加重了,因此要及早注意下面这些「报警」信号:

严重腹痛;持续性呕吐;牙龈出血;呕血;呼吸急促;疲劳、不安。一旦出现了上述情况,医院治疗。

防蚊灭蚊是关键

登革热主要通过白纹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该蚊主要在清洁小积水中产卵繁殖,因此,从源头抓防控,清除蚊虫孳生地(家居和外环境积水)是登革热防控的关键措施。

对待登革热,最好的方式是预防。简单来说就是防止蚊虫叮咬+灭蚊。

1.喷驱蚊剂

将驱蚊剂喷在头、手臂、腿部等裸露部位,一般每2~4小时需要补喷一次。我国生产的合格驱蚊产品可安全用于2个月以上的婴幼儿。

2.家中防蚊

安装纱门纱窗:可以有效阻止蚊虫进入,还可以把杀虫剂喷洒在纱窗上,增强防护效果;清除各处积水:花盆、地漏、空调、垃圾桶这些容易产生积水的地方,要勤清理,防止蚊子滋生;睡觉时使用蚊帐,或使用驱蚊产品。推荐使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埃卡瑞丁、柠檬叶桉叶油的驱蚊产品。使用杀虫气雾剂:注意不要向床单、衣物上直接喷洒,喷洒之前收好餐具,喷洒之后关好门窗,待1小时之后开窗通风,散尽之后再进入房间。3.外出旅行也要注意

目前正值暑假旅游旺季,准备前往有登革热疫情地区的外出和旅行的人员应做好做足个人防护:

穿浅色的长袖上衣和长裤,裸露的皮肤喷上驱蚊剂;有条件时可穿戴用菊酯类杀虫剂浸泡过的衣服、长裤和袜子,可以更有效保护;租住卫生条件好、蚊虫少的宾馆。尽量避免在凉亭、绿化带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并且远离积水、废旧轮胎等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一般上午8~10点、傍晚4~6点是伊蚊出没的高峰时段,这些时间段就尽量不要出门溜达啦。在登革热流行区旅行结束后15天内,如出现发热、皮肤潮红、肌肉、骨骼疼痛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治疗,并向医生说明旅行史、蚊虫叮咬史。

只要按照上述方法,做好防蚊、灭蚊工作,便能有效降低家人感染登革热的风险。

当然,也能降低被蚊子咬得满身包的风险……

再次提醒:

目前登革热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等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防蚊隔离、早治疗。

点亮

让更多人看到!

珠江时报综合整理,素材来源:健康广东、广东省疾控中心、丁香医生等

编辑:雷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