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实践证明,‘生态立县、实业富县、文旅兴县’的发展思路符合大埔实际,大埔要紧紧围绕‘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10月9日上午,中共大埔县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召开,吹响了奋力打造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大埔样板的号角。
近年来,大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建设生态功能区先行地,争当绿色发展引领者,探索生态生产双提升的路径,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共赢。年,全县生产总值92.51亿元,比增5.1%;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0.74亿元,比增15.3%,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一。“六个争先”工作卓有成效,绿色经济活力彰显。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全县上下要以无惧风雨的精神战胜建设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争当生态发展区建设的推动者、践行者、引领者。”会上,大埔县委书记朱汉东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大埔要找准定位、把好方向、干在实处,为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为梅州争当粤北生态发展区建设先行示范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马吉池张柳青刘招迎罗文燕
强化优势
生态优先发展
绿色经济让大埔后劲更加有力
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连续四年入选“中国最美丽县”,如今的大埔生态底色愈发靓丽。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和绿化环境的不断完善,大埔真正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了,为群众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提供了休闲宜居空间,真正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变成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到的实惠。
10月9日上午,中共大埔县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召开,全会进一步总结了大埔县生态发展区建设情况。
按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打造梅州康养文旅融合之星的发展定位,此前大埔提出了“生态立县、实业富县、文旅兴县”发展思路,以及“”的工作举措。全会报告指出,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该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符合大埔实际,如今已成为新时代大埔振兴发展的行动指南。
据统计,年,全县生产总值92.51亿元,比增5.1%;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0.74亿元,比增15.3%,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一。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目前大埔拥有茶叶、蜜柚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全省唯一以柚子医药深加工为研究方向的院士工作站。
——文旅产业日益繁荣。大埔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县”,评选为“新时代·中国最佳康养旅游名县”“最美中国旅游县”;西河镇北塘村荣获全国旅游重点村;百侯镇入选全国特色旅游名乡名镇……
——健康产业成效初现。成功创建“世界长寿乡”,中医健康养生产业园、蜜柚康养小镇等项目积极推进。
——绿色低碳产业提质升级。陶瓷产业基地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成为梅州市第一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升级为省级产业转移园,县城工业小区成功享受省级产业转移政策;粤电大埔电厂一期平稳运行、二期扎实推进。
——新兴产业加速发力。年以来,大埔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获得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家;省科学院梅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埔产业创新中心暨稀土光电功能陶瓷研发应用实验室落户大埔。
良好的生态优势正不断迸发出绿色发展动力,让大埔绿色经济愈显活力,发展后劲更加有力。全会报告上明确提出,大埔要立足定位强优势,奋力打造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大埔样板。
围绕“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大埔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力积蓄发展新动能。如今的大埔,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老区苏区热度持续攀升;时空感距离感不断拉近,主动对接大湾区交通“大网络”,融入湾区“”交通圈;吸引力竞争力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大埔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抢抓机遇
把握大局大势
推动经济社会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天气渐凉,丰收色彩晕染大地。正值蜜柚上市的季节,在枫朗镇和村村,家家户户充满着丰收的喜悦。
和村村气候、土地资源十分适合种植蜜柚,是大埔县最早一批种植蜜柚的村落。勤劳淳朴的村民们利用丰富的种植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种植出了皮薄肉甜的大埔蜜柚,广受市场好评。
“‘酒香也怕巷子深’。近年来,和村村适应新形势,拓展新渠道,通过积极利用互联网拓宽柚子的销售渠道,和村村的蜜柚不愁卖。”枫朗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肖金营介绍,和村村今年蜜柚种植产量约万斤,现已经全部销售完。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起步的关键之年。今年初疫情的冲击,对大埔县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大埔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密高效的疫情防控为大埔县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季度经济发展逆势上扬,全县生产总值增速排全市第三位。
困难前所未有,机遇千载难逢。全会提出,当前,大埔正处在发展黄金期、利好叠加期。要统筹抓好国家推动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省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两个机遇”,切实转化为一个个可观、可感、可触的实践成果。
作为山区农业大县,大埔农业产业占全县生产总值约四成。历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精致高效农业,坚持引领群众科学耕山致富,通过培育龙头、树立品牌、科技创新、示范带动,着力发展蜜柚、茶叶等特色农业主导产业,有力加快了农业绿色高效发展和推动了产业兴旺。
此次全会提出,要积极适应“一核一带一区”产业布局的新变化,大力培育茶叶、蜜柚、陶瓷、大健康等产业的“链主企业”,主动建链补链延链,不断提升特色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拓展大埔蜜柚、大埔陶瓷、寿乡水等优质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湾区市场乃至全国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发挥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地缘优势和大埔的侨乡优势,依托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推进“三进一出”,让更多大埔好产品走出围龙、走向世界。
同时,扎实推动“广东技工”“粤菜(客家菜)师傅”“南粤家政”3项工程在大埔落地开花,以小切口推动服务大变化、解决就业大问题、满足民生大需求、促进产业大发展。
当前大埔疫情防控工作已趋于稳定,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仍不能松懈。全会提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树牢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落实省‘20条’市‘18条’县‘17条’等政策措施,让纾困惠企政策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朱汉东在会上说,要用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奋力打造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大埔样板,推动全县经济社会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夯实基础
补足四大短板
打牢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撑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大潮高速工地上依然是一派繁忙景象。千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放弃归家“小团圆”,加班加点,奋战在建设一线,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大潮高速计划于今年底通车。至年9月底,大潮高速开工累计完成投资.93亿元,占批复概算.79亿元的90.3%。
在大潮高速东北方向40公里外,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现场。吊机林立,工程车来回穿梭,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呈现一派紧张有序推进的忙碌景象、奋进气象。
“目前一期工程主体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并投入运行,二期工程正在稳步实施,包括右岸重力坝、电站厂房、鱼道、二期泄水闸的建设。”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处总工程师黄先廉说,项目加速建设,确保实现年底下闸蓄水、明年3月首台机组发电的目标。
大潮高速将于年底通车、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年底将实现下闸蓄水、第三届全省茶产业大会将在大埔举办……步入下半年,大埔迎来高速发展的好时机。
全会提出,加快振兴发展是解决问题和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接下来的工作中,重点难点是交通设施、发展环境、发展平台和民生领域四大短板,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又是重中之重。全县上下要善于把握重点精准发力、打牢基础增强动力,为加快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在全力推动大潮高速(含大漳支线)年底前建成通车的同时,大埔县将抓紧动工建设大丰华高速公路(大埔至丰顺段)、大埔至潮州疏港铁路等项目,积极争取平蕉大高速、大饶高速、梅州经漳州至厦门铁路、梅坎铁路扩能改造、韩江三河坝至潮州港航道扩能工程等项目早日列入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发展的保障。全会提出,要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统筹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建设,谋划实施韩江治理工程(大埔段)、漳溪河碧道工程、粤电青溪发电厂库区碧道工程、梅潭河段碧道工程、高陂防洪堤项目等一批生态水利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粤电大埔电厂二期项目建设,实现能源投资新突破。
以梅州市5G产业园建设为契机,高水平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千兆宽带普及度,积极谋划建设“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有序推进市政、交通、能源、水利、农业等领域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难上难,改革是解决一切发展问题的关键。大埔县提出,要加快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县城工业小区,以及蜜柚、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产业平台建设。强化要素保障和平台服务,健全完善智能标准生产厂房、技术研发转化中心、创新创业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仓储物流集散中心、便企政务服务中心。
接下来,大埔县将精心实施“东延西进南改北拓中提质”总体布局,强化县城产业分布、市政建设、公共服务、居民住宅、行政服务等功能规划。全力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及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线实践
丰溪林场依托丰富生态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发展文化旅游特色产业
林下生金村民吃上生态饭
蜿蜒的溪道流淌着清澈的河水,岸上种植的花草在盛开摇曳,休闲步道上村民悠闲散着小步,一座座宽敞温暖的农家庭院,一面面乡村文明新风的手绘文化墙……这一幕幕展现着大埔丰溪林场乡村的新面貌,也勾画出了当地群众的幸福小康生活。
“漫步溪堤赏画廊,虹桥流水绕村庄。村容胜似桃源景,文化凝心最闪光。”在丰溪林场入口的溪上村公园小道上矗立的宣传牌上,笔者看到了这样的描述。据说这是一位文人游客在游览溪上村后留下的一首诗作,其中描绘的场景就是丰溪林场乡村的美丽现实。
“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回家里住了。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外面也有很多人来我们村旅游、休闲,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丰溪林场溪上村村民蓝越彬告诉笔者,过去脏乱差是老大难问题,村民习惯将垃圾随意堆放在房前屋后,时间一久垃圾开始腐烂散发恶臭。每到夏季,苍蝇蚊虫满天飞。
为破除陋习,改变村民的生活习惯,维护村庄整洁美丽,丰溪林场做了加减法。在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时,为切实发挥好头雁效应,做好党建引领,丰溪林场为各村配齐了村级班子成员,在一批高素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广泛动员利用外出乡贤、村民理事会等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以奖补机制,先易后难,拆除危旧房、牛栏猪舍共计间,拆除率为%,土地得到了集约化的利用。
同时,对村庄进行了规划升级改造,按照打造精品、彰显特色、连线成片的思路,结合溪上村临溪亲水的特点,在村口公路沿线种植绿化带、行道树、樱花等观赏花木。并新建特色凉亭、休闲长廊、旅游公厕等,在上山村耀子石瀑布至丰村的竹林规划打造了徒步路线,并建设文体广场、观光生态园和生活服务设施。
环境改善了,还要让群众的生活富裕起来,日子才有奔头。丰溪林场最大的资源禀赋是生态,这里拥有一片林海。
“为盘活集体资产,我们成立了大埔县丰溪林场新型竹制品有限公司,发展毛竹深加工、发展竹制品深加工,提高毛竹产品的附加值,形成生态、环保的毛竹资源利用产业链。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带动农户(贫困户)增收。”丰溪林场相关负责人说,同时林场利用“以宿带村”模式,成立溪上村鸿姑娘田园综合民宿,让乡亲们都能吃上旅游饭。
好风景带来了好钱景,丰溪林场抓住机遇大胆探索发展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干净整洁的村庄成为游客们向往的美丽乡村,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丰溪林场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